中国保护地名背后的“文脉与乡愁”
北京民心网:中新社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李京泽)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强调,要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放在更重要位置,深入研究中国行政区划设置历史经验,稳慎对待行政区划更名,不随意更改老地名。
“不随意更改老地名不是一个新提法。”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记者说,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加快,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保护承载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老地名早已成为一道必答题。此次,中央层面提出要求,更说明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城镇化和基层行政区划变更的过程中,许多老地名不断消失。据中国官方2016年发布的有关数据,近30年就有6万多个乡镇和40多万个乡村的名称被废弃。
这其中,一些地名的更改不仅是符号的更替,更是其背后深厚历史文化的消逝,是斯土斯民情感记忆的消退。因为地名不止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更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
历史上,很多地名记录着中华古老文明的前世今生。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曾表示,3000年前商代甲骨文中所载的不少地名至今仍然在使用。全国千年以上的老地名分布在无数的城乡聚落、山水湖海等不同地域,展现着中华民族在不同时代对生存空间的开发、认知和创造。
此外,老地名更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中国民政部地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连安此前曾说,在地名命名、更名过程中,人们的社会价值、文化取向等思想观念自然会融入地名,因此优秀传统地名蕴藏了宝贵、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中国有很多带有“宁”字的地名,如宁波、咸宁、抚宁等表达出对安宁生活的期盼。
同时,由于地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继承性,很多在社会其他领域已经难觅踪迹的社会观念、地理特征、语言习惯沉淀在地名中,让今天的人们还能了解到历史上多彩的自然、文化现象,使得老地名成为人类文明的活化记忆。如“鹤壁”一名告诉人们,曾有鹤生活于此。“青岛”一名,告诉人们此地曾经植被茂密、绿树成荫。
实际上,丰富的地名文化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别地方轻易改地名,丢了传统,断了文脉,对地名的文化传承造成损害。竹立家称,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在城市建设中逐渐消失,不利于延续历史文脉,而一些大、洋、怪名称,更会对文化认同、社区认同产生不良影响。
对此,中国官方一直都强调“慎重更名”,要求在推进地名标准化的过程中做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各地对传统地名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北京市公示首批583处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长沙市公布第一批210条历史地名保护名录,济南市公布第一批100个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如今,保护传统地名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擦亮文化名片、提升城市形象的主动选择。
就在前不久,中国国务院颁布了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专设“地名文化保护”专章,规定“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等,为地名文化保护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法治保障。
此番中央深改委明确要求稳慎更名,更是传递出保护老地名的积极信号。竹立家说,地方政府应根据中央要求和《条例》,将保护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老地名,贯穿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全过程。
一个地名承载着一方的历史记忆,也“照亮”着游子回家的路,寄托着人们的乡愁。地名是载体,文化才是灵魂。而如何做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正是行政区划设置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