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
其次,中国仍面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脱贫后,西部乡村地区的发展基础、起步速度、延展深度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依赖中央财政支持政策和转移支付的倾斜。如何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提升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成为新的挑战。

此外,解决相对贫困是当前的主要课题。解决相对贫困的目标要求更高、对象范围更广、致贫原因更复杂、动态性更强。而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鸿沟成为加深贫困的原因之一,解决农村相对贫困又出现新的压力。
中新社记者: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探索出一条怎样的实践路径?已取得哪些成效?
于运全:中国减贫治理事业的稳步推进,不仅得益于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广阔机遇,更有赖于中国政府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科学统筹规划。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实施连续稳定的政策措施,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构筑有力保障,形成了适合国情的“DREAM”实践模式,即防返贫动态监测(Dynamic Poverty Prevention)、乡村特色产业支持(Rural Industry Support)、东西部协作(East-West Paired Assistance)、搬迁居民社会融入(Assimilation of Relocated Residents)、乡村治理现代化(Moderniz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防返贫动态监测巩固减贫成果。中国通过低收入农村居民自主申报信息、农村基层干部精细化上门排查等方式,形成了镇、村、组全覆盖的监测网格体系。2022年,65.3%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有效防范了区域性、系统性、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出现。

爱国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各界爱国人士捐助。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伍百元,欢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Copyright@2012-2032 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联系电话:17071410443 、17611656736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华语社邮箱: 903238507@qq.com 微信: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