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已无资金

不得已白菜价出售本站,同时出售多个著名网站,本站底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民心资讯

凝聚共识 全民行动、传承俭省节约美德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0-04 09:27:21
来源:新华社

       北京民心网: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从“光盘行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制止“天价月饼”“天价烟酒”,再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节俭观念成为社会风尚,中华美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续写新篇章。

  多措并举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约事微,可助兴国安邦。一粒粮食,折射传统美德的熠熠光辉,更反映着现代文明的基本诉求。

  打好厉行节约这场“持久战”,反对“舌尖上的浪费”尤为重要。

  “你们店里有没有张贴相关标识?有没有什么具体措施?有没有提醒就餐客人不要浪费?”走进四川成都都江堰市杨柳河街的一家火锅店,都江堰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正在随机检查反食品浪费相关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为有效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各地各部门纷纷作出具体明确规范并严格落实。

  河北省石家庄市实施《餐饮服务经营者反食品浪费行为规范》,从食品采购、加工制作、就餐服务全过程提出反食品浪费要求,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者行为。

  《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要求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额,不得诱导、误导或者迫使消费者超量点餐。

  新疆博乐市联合新闻媒体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整治行动,并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餐饮业红黑榜……

  “建议您主食先点半份”“推荐半价菜、小份菜更适合”“剩菜剩饭可以打包带走”……如今,节约“新食尚”正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成为餐饮经营者和食客们共同的遵循。

  在政府主导、行业引导、示范引领下,在做好避免浪费“减法”的同时,从城市到乡村,勤俭节约观念的“加法”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培育节俭节约新风尚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培养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理念,需从提高全民的节俭意识开始。

  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闵行第三小学南校,以“1台秤”“1张榜单”“3步打卡”多样化的方式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围绕“节约粮食、厉行节约”主题,持续推动“光盘行动”。

  在学校的巧心引导下,学生们也开始意识到每一粒米的来之不易。当节俭之风吹遍校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也就从一句口号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认知到认同,从跟随到习惯,厉行节约的文明观念吹向乡土大地。

  “乡里乡亲不攀比,餐桌浪费伤不起。大操大办须抵制,文明新风好自己……”日前,“节约之星”龚方清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为邻居安排婚宴时,用自己编排的顺口溜向前来赴宴的乡亲们传播节约办事、节俭生活的理念。

  “像这样走近老百姓身边的微宣讲,我已经坚持了快10年。”龚方清说。如今,县里329个村和社区、近10万户家庭签订了不办“无事酒”承诺书。厉行节约、崇尚文明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

  节约无小事,应从点滴、从你我做起。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的观念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

  绿色生活新方式蔚然成风

  “孩子大了东西用不上,扔了又可惜,捐出来可以让闲置物品重获新生。”日前,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居民黄翠玲向宁波垃圾分类“旧物焕新”超市实体店捐赠了闲置的玩具熊和小推车。

  2021年至今,宁波“旧物焕新”活动已累计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旧物3230件,将卖出的近2万元收入全部用于当地慈善事业。

  闲置旧物捐赠、公共交通出行、参与垃圾分类、降低办公能耗……全民节约意识不断增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可持续”成为参展的全球消费精品的主打卖点。年轻观展消费群体关注低碳、可降解的产品及品牌活动;“零碳咖啡”、植物基洗手液、生物降解系列餐具颇为吸睛;空瓶回收、西服焕新、包装减量等活动广受欢迎。

  多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经营数据来看,消费者的“可持续”意识正在增强,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愿意为可持续产品买单。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从生产到生活,一个个勤俭“小气场”,正在汇聚成为社会文明的“大气候”。

  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反对铺张浪费,各地农村把“杜绝餐饮浪费”融入村规民约,节约之风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师生们的德育课,企事业单位大力推行“简约适度  绿色办公”……

  节俭只有变成具体行动,才能更好地阐述新时代的新内涵。节约只有成为社会风尚,才能续写中华民族美德的新篇章。对你我而言,更要成为行动者,才能真正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04日 02 版)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热爱我们的祖国,让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已无资金,恳请爱国人士资助。(国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
人民商场网、人民商城网出售、中华军事网(关帝庙网)出售、华语新闻网、中华新闻网出售、国民新闻网(国民网)出售
爱国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爱国人士资助。北京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伍百元,欢迎各政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北京市市民热线:12345 -- 自来水热线:96116 -- 电力热线:95598 -- 教育咨询:96391 -- 中纪委举报电话:12388
北京民心网:原《中华人民网》- 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联系电话: 17611656736、1707141044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华语社邮箱: 903238507@qq.com 微信号: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