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腐人民群众宣传监督中心

低价三十万出售本站,同价出售多个著名网站,本站底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从元旦假期数据看服务业向好态势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1-03 08:11:4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北京民心网:交通出行需求上升,城区人流量、车流量明显增加;餐饮堂食陆续恢复,各大商圈客流量增多;热门景点游客量回升,文旅市场显现复苏趋势……元旦假期,记者采访获悉,随着多地复工复产速度加快,生活服务业有序恢复,市场消费持续回暖。

  “烟火气”升腾 餐饮零售市场渐回温

  元旦假期,北京簋街多个餐厅门口排起了长队,不少商家恢复了24小时营业。“堂食恢复第一天就来了很多客人。现在生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七成。”北平三兄弟涮肉店老板梁女士说。

  不只北京,在广州步行街景区的海底捞广州北京路店,提前一周便陆续收到元旦期间的预订,跨年夜当天门店在下午5点左右就出现排队现象。

  元旦期间,记者走访多家饭店、咖啡馆、理发店等服务类实体店,发现人气在慢慢回归,街头巷尾久违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餐饮零售等带动下,不少重点商圈开始热闹起来。在有“华南第一商圈”之称的广州天河路商圈,日均人流量持续恢复。记者从天河路商会获悉,元旦前一天该商圈人流量超过100万人次,各商场围绕创意艺术、国潮文化、奇幻文旅、天河时尚推出100余场活动,吸引不少消费者体验。

  线下消费逐步恢复的同时,线上消费持续火爆。以餐饮为例,美团数据显示,假期前两日,全国堂食线上交易额较上周增长超1倍,其中,江苏、浙江相关交易额增长超230%。近一周,大众点评必吃榜的“新年”“元旦”“跨年”主题菜品销量周环比增长664%。

  消费者的热情也点燃了商家的信心。美团数据显示,元旦期间,提供新年菜品的外卖商家数量比前一周增长了3倍,新年相关菜品数量增长5倍。

  记者注意到,为助力消费市场持续复苏,不少地方出台纾困举措以及促消费安排,其中餐饮、零售等服务业成为重点。例如,宁夏商务厅表示,抢抓岁末年初消费旺季,大力推进和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聚焦汽车、餐饮、零售等重点行业领域,密集、精准投放政府消费券,做好补贴兑付工作。目前,宁夏各大商业区已经全面恢复营业,商场内客流量逐日增多。

  订单量增加 文旅消费热度上升

  旅游、休闲娱乐等消费市场同样暖意融融。

  元旦期间,三亚、西双版纳、张家口崇礼等地多家度假酒店迎来满房。西双版纳融创铂尔曼度假酒店总共有400余间客房,元旦前一周,假期的热门房型已被抢订完。“相较往年,今年住客在酒店内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项目显著增加。”相关负责人介绍。

  多个数据显示,元旦期间,交通出行、文旅消费等领域热度不断攀升。

  根据FlightAI市场洞察平台数据,元旦期间各大机场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客运量TOP10机场的客运量同比增幅达到两成左右。飞猪数据显示,元旦期间火车票张数比上月同期增长超2.6倍,达到近半年峰值,其中跨省火车票预订量占比近6成。

  旅游市场回暖迹象更加明显。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

  携程报告显示,相较2022年不到四成的用户跨省出行,今年元旦假期近六成的用户选择跨省游。美团数据显示,夜间游玩热度不减,特色街区、主题乐园跨年夜门票环比增长10倍以上。飞猪平台上,元旦期间,热门旅游城市的租车预订量环比上月增长超3倍;星级酒店、乡村民宿的预订间夜量增长超3成。

  此外,休闲娱乐方面,随着全国电影院有序开放,元旦档电影票房数据向好。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月2日13时59分,2023年元旦档(12月31日-1月2日)总票房突破5亿元。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表示,针对冬季旅游特别是元旦、春节等假日旅游,将在供需两侧同时发力,加快恢复旅游消费活力。

  北京市文旅局推出“北京微度假”文旅新消费品牌,并联合相关区发布首批6个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品牌;山西、河南洛阳等地纷纷推出门票优惠及门票减免等活动;海南举办2022年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活动并面向全国发放1000万元旅游消费券……不少地方拿出“实招”为文旅市场复苏添力。

  “新活力”迸发 服务业复苏可期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推动经济巩固回稳基础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等。在服务消费方面,国常会提出“结合实际促进服务消费有序恢复。”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随着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以及相关举措落地显效,服务业消费有望加快恢复。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统计师付加奇认为,随着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地落实,扩内需促消费系列政策逐步见效,消费市场发展韧性持续显现,居民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

  “预计2023年生活服务业将有明显的恢复性增长。在消费内容上,餐饮、出游等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在消费方式上,更注重线上线下消费相结合。在消费人群上,青年群体消费活力足,将成为服务消费创新发展的主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涛对记者表示。

  服务企业和相关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出路。以餐饮业为例,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提出,广大快餐企业正确客观地认识当前发展环境和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科学、完整建立并持续改进自身发展模型,积极尝试数字化手段,改善产品和服务,扩大产出价值,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探索更好的盈利模式。 (记者 班娟娟 王文博 丁乐)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人民商场网、人民商城网出售、中华军事网(关帝庙网)出售、华语新闻网、中华新闻网出售、国民新闻网(国民网)出售
反贪腐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爱国人士资助。北京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伍百元,欢迎各政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北京市市民热线:12345 -- 自来水热线:96116 -- 电力热线:95598 -- 教育咨询:96391 -- 中纪委举报电话:12388
北京民心网:原《中华人民网》- 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联系电话: 17611656736、1707141044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华语社邮箱: 903238507@qq.com 微信号: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