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宣传中心以无资金

低价六十万出售本站并同价出售多个著名网站(首页底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习主席为雪域高原划出三条“线”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7-25 07:40:56
来源:

 (近观中国)十年后再访雪域高原,习近平划出三条“线”

  北京民心网:中新社北京7月24日电

题:十年后再访雪域高原,习近平划出三条“线”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梁晓辉

  中共百年庆典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首次国内考察之行来到雪域高原——他于7月21日至23日在西藏考察调研。

  这是习近平时隔10年再次踏访雪域高原,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

  特殊时点、特殊之行,如何观察习近平此次西藏考察?三条“线”或可作为参考维度。

  一条“红线”:生态安全

  “雅鲁藏布江水系是难得的一块绿地、绿肺,它的生态还很脆弱。要以保护为主,保护住这一块‘净土’,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习近平此行考察首站便来到有“雪域江南”之称的林芝。在穿城而过的尼洋河上,习近平远眺雅尼湿地说,“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事实上,实地察看生态保护情况,多次成为习近平国内考察行程中的“首选项”,也几乎成为“必选项”。在习近平眼中生态安全是“红线”:“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不能越雷池一步”。

  此行“先看生态”的安排,更进一步凸显西藏作为中国生态安全屏障的特殊性。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改善西藏生态环境不仅是对历史负责、对中国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正因如此,早在10年前习近平考察西藏时就曾指出,西藏生态保护是重要课题,要很好地保护西藏的碧水蓝天;去年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在来西藏之前,习近平7月9日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研究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议题;本次考察中,在听取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情况时,习近平再次明确,要坚持保护优先。不难看出,这一条生态“红线”,贯穿始终。

  “严守西藏生态红线既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也有深远的世界意义。”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陈朴说。

  一条“生命线”: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曾数次强调的这条“生命线”,成为他此次西藏之行的另一关注重点。

  在嘎拉村,他称赞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在八廓街特色商品店,他询问藏文化传承保护情况;在西藏人民会堂,他同各族干部群众共同观看民族文艺演出……

  “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如是说,再次阐明高质量发展与民族团结的关系。

  外界注意到,包括此次西藏行在内,习近平已经连续三次国内考察去到少数民族地区,都谈到了这一主题。

  今年4月,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广西,习近平要求,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6月,在少数民族人口接近全省总人口一半的青海,习近平指出,要把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同群众就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更好统筹起来。

  为何如此强调这对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张永攀指出,特殊的自然地理、历史因素,决定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是重点和难点,而民族团结进步又与民族地区的发展密不可分。“当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需要高质量发展,这也是西藏和各民族地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正如习近平此前的论断:“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一条“幸福线”:民生改善

  习近平在此次考察中,又走了一趟林芝、拉萨之间的路。两地路程用时的大幅缩短,成为西藏数十年来民生改善的一个缩影。

  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率福建省第二批援藏干部进藏。据当时的随团记者回忆,从拉萨贡嘎机场到林芝八一镇之间,500多公里的路程,习近平乘车走了一天。“狂风卷着碎石抛向四野,砸得车窗噼啪作响。”

  如今,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拉萨、林芝两地之间的最短通行时间只要3个多小时。习近平在此行考察中,特别坐上专列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他指出,规划建设川藏铁路是促进西藏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项重大举措。

  当下,习近平所乘坐的这条铁路,正被当地视作西藏民生改善的“幸福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西藏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出新时代治理西藏的特征。

  习近平此次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持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民生水平,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这条‘幸福线’,仍将是中国民族工作的重点。”竹立家说。来源中新社(编辑杨志强)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人民商场网出售、人民商城网出售、中华军事网(关帝庙网)出售、华语新闻网(中华新闻网)出售、国民新闻网(国民网)出售
爱国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各界爱国人士捐助。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伍百元,欢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北京民心网:原《中华人民网》- 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联系电话:17071410443 、17611656736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华语社邮箱: 903238507@qq.com 微信: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