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腐人民群众宣传监督中心

低价三十万出售本站,同价出售多个著名网站,本站底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京津冀暴雨为何如此“极端”?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7-13 08:31:09
来源:

     北京民心网: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3日电(记者 张尼 郎朗)11日傍晚,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暴雨橙色预警,京津冀地区遭遇强降水,多地降水突破7月极值。12日上午,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这场雨为何来得如此迅猛?还将下多久?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解读。

点击进入下一页
风云四号B星监测云图:华北暴雨 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此次降雨为何被称为“极端”?

  ——多个站点日雨量突破气象记录历史极值

  张芳华表示,根据中央气象台的监测和分析,7月11日开始的这轮降水过程可以算作是今年华北雨季的开始,较常年平均开始时间(7月18日)稍微偏早一些。

  总体来看,截至12日9时,北京、天津北部和中部、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等地出现暴雨,其中,北京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东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降水量250毫米以上),同时伴有8~10级雷暴大风,河北、北京局地出现冰雹。

  从极端性来看,河北邯郸、山西晋城和长治、河南济源、安阳和鹤壁等局地降雨量220~342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102~125毫米);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共有7个国家站日雨量突破7月极值,其中河北鸡泽(206.4毫米)和河南滑县(211.7毫米)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

    点击进入下一页
    北京大部地区出现暴雨,早高峰受到影响。图为雨中的西直门地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强降雨过程为何来得如此迅猛?

  ——降雨过程受到深厚的低涡系统影响

  这场大雨来势汹汹,这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对此,张芳华分析称,此轮强降雨具有影响范围广、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伴有强对流和大风天气、致灾风险高等特点。

  从成因上来看,这次强降雨过程受到深厚的低涡系统影响,低涡东侧伴有强盛的低空急流,带来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非常有利于产生强降水。低涡系统移动缓慢,降水时间较长,有利于累计降水量增大。

  此外,低空急流在太行山迎风坡辐合抬升,也有利于局地产生更强的降水。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朝阳消防对现场枯树进行分解处置。 北京朝阳消防供图

  为何除了暴雨京津冀多地还遭遇大风?

  ——两个因素叠加导致大风天气明显

  专家分析称,在这次过程中,大风天气主要出现在低涡系统的东侧和北侧,以偏南风和偏东风为主。

  与低涡相对应,在地面是气旋系统,其东侧气压梯度大,有利于产生地面大风。同时,这次过程还伴有对流性雷暴大风。两个原因叠加,导致这次过程大风天气也非常明显。

点击进入下一页
来源:中央气象台官网

  这场雨还要下多久?

  ——13日降水区将向东向北移动

  张芳华表示,截至12日12时,这次华北地区强降雨天气已经向偏东北方向移动,强度也有所减弱。

  预计12日至13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内蒙古等地的部分地区较强降雨、强对流和大风天气。其中12日降雨主要位于华北北部和黄淮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并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大风天气,最大小时降雨量30~5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阵风8级左右,最大可达10~11级。

  13日,降水区将进一步向东向北移动,主要影响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等地,强度进一步减弱。

  预计14日至20日,华北、黄淮等地仍多降雨过程,其中18日前后降雨较强;此外,14日至16日四川盆地将有较强降雨。

  未来一周,我国主要的降水带将集中在西南地区东部至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呈西南-东北走向。南方地区,特别是江淮、江南、华南一带天气将以高温少雨为主。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保定市公安交警在大雨中疏导交通。 保定市交警支队供图

  “七下八上”阶段应注意些什么?

  ——不要前往山区、河道、地质灾害隐患区域

  专家提醒,马上进入“七下八上”阶段,华北东北降水天气呈现增多趋势,公众需留意临近天气预报。

  12日至13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内蒙古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较强降雨,局地并伴有雷电、短时强降雨、大风和冰雹天气。

  其中北京西南部和北部、天津北部、河北中南部和东北部、河南北部、山西东南部、辽宁东南部等地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河北东北部、河南北部、山西东南部等局地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高,需加强灾害隐患点的巡查排险,尤其是山区,注意提前转移危险地段群众。公众应尽量减少不必要出行,不要前往山区、河道、地质灾害隐患区域。

  另外,强降雨造成路面湿滑、能见度下降、低洼路段积水,对交通、排水等城市运行保障将造成较大影响,需提前采取应对举措。

  这次过程伴随雷雨和大风天气,需做好树木倒伏防范、室外搭建物和广告牌加固、户外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等工作。

  农业生产需采取排水防涝、防风加固等措施,减少灾害损失。来源中新社(编辑杨志强)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人民商场网、人民商城网出售、中华军事网(关帝庙网)出售、华语新闻网、中华新闻网出售、国民新闻网(国民网)出售
反贪腐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爱国人士资助。北京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伍百元,欢迎各政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北京市市民热线:12345 -- 自来水热线:96116 -- 电力热线:95598 -- 教育咨询:96391 -- 中纪委举报电话:12388
北京民心网:原《中华人民网》- 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联系电话: 17611656736、1707141044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华语社邮箱: 903238507@qq.com 微信号: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