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行,习主席关注民众用水难题
资料图:河南淅川,航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大坝。 中新社记者 王中举 摄
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中,水也寓意财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城一域的繁荣,一家一户的富足,都需要发展的源头活水。
习近平此行中原之后,一个适应新时代新阶段要求的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正待出炉。
调水也是“调”南北。习近平正是从水着手,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调配更多“源头活水”。
治水如治国,而中国在治水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为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遵循。
例如,在调水工程实施中,中国坚持全国一盘棋,从中央层面通盘优化资源配置。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的统筹思维也是破解地区差距的关键一招。
“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在新阶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被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纳入习近平的视野。
从“南水北调”到“南北协调”,不仅在于水的南北均衡,背后还有“共同富裕”这个更大范围的“均衡”。这其中更深蕴中国一以贯之的发展逻辑,“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次调研期间,习近平专程走进因南水北调而搬迁的移民村——邹庄村。他用感性的话语再一次对这一发展逻辑进行阐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来源中新社(编辑杨志强)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