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腐人民群众宣传监督中心

低价三十万出售本站,同价出售多个著名网站,本站底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多省份启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5-12 08:03:59
来源:

  北京民心网: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阚枫)近期,全国多个省份集中启动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多地定于5月下旬进行此次招录的公共科目笔试。从一些地区公布的招聘政策来看,政策向高校毕业生倾斜,特别是便利应届生就业的特征较为明显。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山西太原,求职者在会场寻觅工作岗位。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多地启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

  从4月份开始,全国多省份陆续启动了今年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

  根据各地发布的考试公告,包括安徽、湖北、内蒙古、云南、广西等多个省份的招聘公告,都确定将于5月22日举行事业单位招聘公共科目的笔试。

  相较于公众熟知的公务员招录考试,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考试其实也由来已久。

  2006年开始实施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明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由用人单位根据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及要求,采取考试、考核的方法进行。

  2014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开始实施,该条例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需要的程序包括7个步骤:制定公开招聘方案;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考试、考察;体检;公示拟聘人员名单;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近年来,各地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集中在同一天举行笔试已是惯例,在考生中,这也被称为“事业单位联考”。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求职者正在看招聘公告。 陈楚红 摄

  招聘政策向高校毕业生倾斜

  去年11月,教育部曾发文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和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稳就业政策向高校毕业生重点倾斜,落实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今明两年空缺岗位主要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等政策。

  从招聘政策上观察,近两年一些地区事业单位招聘向应届生倾斜的特征较为明显。

  例如,去年6月,广西曾发布《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进一步助推脱贫攻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

  这份通知明确,2020年和2021年全区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除部分必须具有职称、职业资格、工作年限等资格条件要求的岗位外,各单位应拿出不少于70%适合或能够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的空缺岗位,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

  在湖北,据介绍,今年湖北省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继续贯彻对湖北高校毕业生的关心关爱政策,主要面向湖北省域内高校毕业生及湖北籍高校毕业生招聘,招聘人数创历史新高。

  相比2020年,湖北此次事业单位招聘统一笔试时间提前两个月,更有利于应届高校毕业生应聘就业。

  招聘岗位条件要求方面,80%以上的岗位不要求工作经历,近600个岗位专业不限,便于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和各类社会人才报考。

  在山东,今年4月,山东印发《关于印发2021年度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2021年,各级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和择业期(二年)内未落实过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中、初级岗位原则上不作工作年限要求。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 中新社发 孟德龙 摄

  事业单位招聘选拔,考查啥素质?

  事业单位的领域和类别众多,那么,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主要考查什么?

  按照此前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发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相较于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分类更细致,考查内容也更具专业性。

  根据各地发布的招聘公告,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往往分为综合管理类(A类)、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中小学教师类(D类)和医疗卫生类(E类)五个类别。五个类别笔试的公共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B/C/D/E类)、《综合应用能力》(A/B/C/D/E类),每类考查侧重点及题型分布各不相同。

  “这些分类主要是基于事业单位不同招聘岗位对报考人能力素质的不同要求。”华图教育事业单位研究院负责人欧海对媒体表示。

  欧海分析,相较于公务员考试的公共科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分类更细致,考查内容也更具专业性。

  专家表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与岗位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综合应用能力》旨在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与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差异较大,这一科目主要偏重于考查岗位所需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各个类别中的沟通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数据加工能力、教师自主发展能力、临床思维技能等。”欧海表示。来源中新社(编辑杨志强)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人民商场网、人民商城网出售、中华军事网(关帝庙网)出售、华语新闻网、中华新闻网出售、国民新闻网(国民网)出售
反贪腐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爱国人士资助。北京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伍百元,欢迎各政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北京市市民热线:12345 -- 自来水热线:96116 -- 电力热线:95598 -- 教育咨询:96391 -- 中纪委举报电话:12388
北京民心网:原《中华人民网》- 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联系电话: 17611656736、1707141044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华语社邮箱: 903238507@qq.com 微信号: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