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
歌婵娟之圆缺,叹宇宙之无穷。
半个世纪前,苏联月球16号将101克月壤样本带回地球,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现月球无人自动取样并送回地球的探测器。整整50年后,在地球的东方,一群追月逐梦的华夏儿女,上演了一出“月宫取宝、月轨对接、太空投递”的壮举。
所谓壮举,皆因奋斗。自嫦娥五号轨道器立项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探月工程负责人张玉花就带领团队“白手起家”,展开了攻坚研制之旅。
嫦娥五号轨道器是张玉花探月之路上经历时间最长、研制最为艰苦的一个航天器。如今,历经七年研制、三年贮存,终于一朝成功梦圆。
小名“秋月”的张玉花,仿佛注定与月亮有缘。她在载人航天领域干了18年,一纸调令来到探月,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再到嫦娥五号,一路走来、从无到有,她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向月球。
“人类对于宇宙空间的探索才刚刚起步。从探月出发,我们还将走得更远。”张玉花说。
>更多相关文章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