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高考今起拉开大幕
《通知》要求,要做好考生和考务人员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按要求为每个考点配备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隔离设施,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
认真落实入场体温检测、考场全面消毒、通风、保持间距等措施。开展全覆盖式防疫教育和防疫培训,确保全体考生和考务人员熟知防疫知识和操作流程。
近期,广州的疫情牵动人心,当地已进行防疫部署,保障高考顺利进行。
在6月5日召开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将考点划分为普通考点、隔离考点两大类。在普通考点内,分别设置了普通考场、备用考场和隔离考场。不同类型考生将分别安排到相应考场,采取不同的防护标准和要求,确保轨迹上互不交叉、空间上完全间隔。
对核酸检测阳性的考生,广州专门在定点收治医疗机构设置专用考场,最大限度保障考生顺利应考。
对封控区域考生、密接考生、次密接考生等,采用专车、专用司机接送往返隔离考点,专车的司机均经过严密的健康检测和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
严打考试作弊 谨防高考谣言
除了做好疫情防控等工作,各地也在严抓考试纪律。
近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全国31个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2021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教育部表示,教育部及各省(区、市)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此外,教育部还介绍,今年高考前夕,各地公安机关连续侦破多起组织考试作弊案,涉案犯罪团伙利用互联网招揽作弊考生,企图使用无线考试作弊器材协助考生实施作弊。公安机关将会同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继续保持对涉考犯罪“零容忍” 态度,严厉打击各类“助考”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2021年高考安全。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表示要严格考生资格审核,坚决打击和治理“高考移民”等违规行为,严格执行招生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防冒名顶替上大学。
每年高考前夕,网上总会有些不良机构或不法分子动起“歪脑筋”,借高考散布虚假信息,误导考生和公众,甚至实施诈骗。
为此,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了诸如“出售高考试卷答案”、“押中题”、“低分高录”等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来源中新社(编辑杨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