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腐人民群众宣传监督中心

低价三十万出售本站,同价出售多个著名网站,本站底部。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民心资讯

打通返乡创业堵点 让“领头雁”安心扎根乡村

作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21-03-17 08:49:47
来源:
    北京民心网:打通返乡创业堵点 让“领头雁”扎根广袤乡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千方百计使亿万农民多增收、有奔头。

  如今,不少年轻人返回家乡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就业人员,把技术和信息带回农村,把新理念带给农民,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如何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在3月15日举行的全国推动返乡入乡人员创业就业工作视频会上,农业农村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全国妇联有关负责人对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2020年返乡创业人员达1010万人

  “感谢政府提供这么好的产业服务,实现了我回家乡创业的愿望。”去年3月,有着20多年农产品物流从业经验的尹海军回到家乡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清湖村,成立农业公司,发展现代养殖业。一年间,他承包流转700余亩土地,企业年产值达520万元,带动279名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和尹海军一样,当地在一线发达地区从事蔬菜销售的有近4万人。为吸引他们返乡创业,吉州区通过项目扶持、资金补助、土地流转、技术培训等支持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当地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公司后,不仅获得土地租金收入,还能到基地里务工,在家门口就业。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伟在视频会上介绍,为促进返乡创业就业,江西充分发挥农业农村“战略后院”作用,大力发展双季稻、生猪养殖、设施蔬菜等劳动密集产业,引导创业者打通就业新渠道。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村创业就业形势严峻。各地统筹创业和就业共同发展,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交出亮眼“成绩单”。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介绍,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1010万人,比上年增加160万人,同比增长19%,是近年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开办网店、云视频、直播直销、无接触配送等为返乡创业打开新窗口。

  “2020年,一个返乡创业创新项目平均可吸纳6.3人稳定就业、17.3人灵活就业,收入也增加了。这些‘领头雁’帮着农民做大蛋糕、分好蛋糕,采用契约式、分红式、股份式联结方式,把产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刘焕鑫指出。

  创新破解“水土不服”问题

  大众创业的浪潮以及乡村发展的机遇,牵动着返乡创业者们的激情与梦想,然而一些返乡青年也在创业中遇到“水土不服”问题,环境的落差以及创业门槛的高企成为他们的烦恼。

  “目前,返乡入乡创业就业仍存在政策认知难、项目落地难、资金筹措难和用地保障难等难题。要按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就业优先政策,开动脑筋、拓宽思路,找准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的主要抓手,破解创业就业中的难题。”刘焕鑫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乡村将迎来全面振兴,“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潜力巨大。

  “过去,原字号农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关键是产业链条太短,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发掘不充分。”刘焕鑫分析指出,目前我国32%的农产品没有加工,33%的乡镇没有商品市场,53%的村没有综合商店,70%的村没有餐馆。返乡入乡人员可以围绕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创业就业。

  此外,乡村产品供应、生态涵养、文化传承、休闲体验等功能发掘不足,农村产业融合层次浅。返乡入乡人员可以利用“农业+”,创办新产业新业态,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服务”“卖体验”转变。

  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常正国指出,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是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重要“蓄水池”。返乡入乡是退役军人实现就业的重要渠道,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

  “全链条”服务正发力

  为促进返乡创业就业人员安心谋发展,从强产业到育主体,从搭平台到优服务、落政策,“全链条”服务正在发力。

  产业是创业和就业的基础。刘焕鑫介绍,为推动乡村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更多创业机会,农业农村部将充分发挥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农业产业融合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抓一批产值超1亿元的“一村一品”示范村、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产值超10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值超10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要通过培训让农村妇女脑子灵起来、思想活起来、志气强起来、尽快富起来;鼓励支持女企业家、女大学生、女农民工、退役女军人等返乡下乡创办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她们搭建服务平台,开展项目对接、技术交流、产品展示、融资服务等,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在农村广阔天地展才华、显身手。”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杜芮指出。

  为优服务,各地将继续开展“进村入户、把脉服务”专项活动,并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扶持政策“一键查询”,提供一条龙服务。为育主体,今年农业农村部门将建立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队伍,探索“平台+导师+创客”服务模式,提供“一带一”“一带多”“师带徒”的指导。

  “此外,将积极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和金融信贷政策、税费优惠政策,用好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及农业用电用气、阶梯电价优惠等政策,向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倾斜。”刘焕鑫表示。

  来源光明日报(本报记者 李慧 编辑杨志强)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人民商场网、人民商城网出售、中华军事网(关帝庙网)出售、华语新闻网、中华新闻网出售、国民新闻网(国民网)出售
反贪腐宣传中心资金紧缺,欢迎爱国人士资助。北京华语社收款地址:中国工商银行(621226 1717005970049)杨志强收
本网站发布宣传文稿,(网站首页)每篇文章宣传费伍百元,欢迎各政企事业单位联系发文 邮箱:903238507@qq.com
北京市市民热线:12345 -- 自来水热线:96116 -- 电力热线:95598 -- 教育咨询:96391 -- 中纪委举报电话:12388
北京民心网:原《中华人民网》- 官网。版权所属单位:北京市华语社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MA005MBT1R.
Copyright@2012-2032 北京民心网(中国民心网)联系电话: 17611656736、1707141044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华语社: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225号 华语社邮箱: 903238507@qq.com 微信号:zhonghuaxinwenwang
北京市华语社新地址: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顾八路1区1号,原办公电话:010-56184148因迁址无法使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北京华语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北京华语社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原中华人民爱国主义宣传中心)共同主办